刘艺林回忆录:沈祖炎所长在防灾所初创时期的重要活动 |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刘艺林回忆录:沈祖炎所长在防灾所初创时期的重要活动

刘艺林回忆录:沈祖炎所长在防灾所初创时期的重要活动

发表于: 2017年10月13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 。沈祖炎先生和同济大学有关专家,结合上海发生的突发事件,洞察到灾害学是20世纪90年代刚刚兴起的边缘学科,减灾需要各学科专家的广泛参与,并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行动,才能取得减灾实效,同济人应积极响应,参与国际减灾行动,经过各方努力于1988年4月27日,同济大学向上海市建委申请组建防灾所,即[88]同科发字42号文,并填写《新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申报书》,包括建所理由、建所地点及选点理由、研究方向与任务、内部设置、人员来源、总投资额、分年度概算、建筑面积及投资金额、仪器设备及投资金额、事业费概算及来源、建设期限等。7月23日,上海市建委批复称,同意组建防灾所,设在同济大学内,行政上属同济大学领导,业务上由市科委、建委指导,挂靠市建委,日常工作由建委设计科研处负责联系。


1989年3月23日,防灾所在同济大学成立。会议由上海市建委副主任沈恭主持,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祥禄宣读组建防灾所的批文和人事安排,并为防灾所授牌,同济大学高廷耀校长讲话,沈祖炎所长汇报防灾所筹建经过、向顾问颁发聘书……出席会议的有国家教委科技司、上海市及涉灾部门、同济大学领导与专家,如倪天增、夏克强副市长,巴忠倓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同济大学李国豪名誉校长等20余人;5月3日,同济大学发文(89)同人字141号,任命防灾所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


防灾所在建所初期就编印《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中英文),对国内外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明确防灾所的主要任务与基本情况;在组织机构中,有名誉所长(李国豪)、所长(沈祖炎),聘任的首席顾问为倪天增、夏克强副市长,还聘任16位上海市涉灾机构的领导或专家担任顾问,防灾所下设办公室(吴宗兴,时任科研处副处长)、防灾救灾系统工程研究室(沈荣芳)、城市抗震防灾研究室(章在墉)、城市抗风防灾研究室(张相庭)、工程结构抗灾设计研究室(朱伯龙)、城市交通安全研究室(彭国雄)、防灾救灾设备设计研究室(陈德俭)、水灾防治研究室(市水利局专家)、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室(孔宪立)、地下空间防灾设计研究室(束昱)等,显而易见,括号内的各室主任都是同济大学、乃至上海市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中英文),还明确了各室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基础。


这些,耗费了先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990年3月7日,上海市民防协会成立,沈祖炎所长为常务理事;5月,在“国际减灾10年”活动中,防灾所举办学术报告会,沈祖炎所长作学术报告;8月1日,沈祖炎所长签发《防灾所承担国际国内防灾技术培训任务可行性计划》,主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国际防灾技术培训中心,10月6日,根据同济大学1990-1992年学科建设实施计划,防灾所为同济大学进一步完善的“四所三室”之一;10月30日,沈祖炎所长负责的《上海城市防灾救灾现状及科研发展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评价为“国内首创”。p>

1991年12月26日,防灾所制订《咨询服务章程》。


1992年7月29日,上海市建委为防灾所颁发《工程设计证书》;1993年7月5日,上海市建委为防灾所颁发《专项工程设计证书》。


1993年6月5日,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沪编[1993]127号文,同意组建防灾所,明确单位性质、挂靠单位和人员编制,7月12日,防灾所举行工作汇报会,沈祖炎所长汇报四年来工作及近期发展规划(工作回顾、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主要措施、编制配置、设备配置、基本用房);8月7日,防灾所获悉国家计委、科委在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沈祖炎所长准备申报。p>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先生是防灾所的创始人,为人类减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编者按:刘艺林同志曾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研究员、办公室副主任,现已退休,至今仍一直关心和支持防灾所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