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日上午的全球启动仪式由上海市副市长蒋卓庆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宣读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来的贺信,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和上海市市长杨雄分别致辞。在启动仪式最后,与会的重要嘉宾共同开启了首届“世界城市日”的标识装置。
“世界城市日”的设立创意来自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当年10月31日圆满落幕,在当天举办的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的《上海宣言》建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延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2013年12月28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城市日”。
本届“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城市转型与发展”。通过各国城市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摆脱原先高污染、高能耗、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午的启动仪式之外,31日下午还同时举行了6场系列论坛活动,分别是“上海2040高峰论坛”、“全球城市论坛”、“2014国际健康城市论坛”、“第三届公共外交国际论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论坛”与“地下管线与城市安全学术论坛”,从城市建设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环境资源保护等各个方面探讨城市转型与发展当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0月31日下午,上海市公路学会举办地下管线与城市安全学术论坛,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建荣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戴晓坚、兰州市副市长张星、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巡视员王以中等出席论坛。论坛由上海市公路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蕴杰主持。120位来自公路、市政管理署、设计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养护公司、项目公司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论坛。 除李杰所长作主题报告之外,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工学部教授中野雅、香港管线专业学会会长黄敬博士、神户大学高田至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道路下管线的的养护管理与防灾》、《管线管理—— 香港的实践总结》、《道路地下通讯设施》的主题报告。(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中国建设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